4月9日中午12点37分,一架自重11公斤的白色物流无人机从浙江长兴县小浦镇卫生院缓缓升起,13分钟后在浙医二院长兴院区门诊楼前稳稳落地,测试后平均飞行速度为43.2公里/小时。由此,国内首次无人机医疗急救运送试飞成功。
无人机运用于医疗急救在世界范围内刚刚起步。浙医二院急诊科主任张茂主任医师表示,这次选择长兴试飞,是因为长兴县级医疗服务体系已经形成规模。今后,在资源不充足,交通不方便,对时间依赖性比较强的情况下,县级区域范围内急救用品、器材、血液标本的集中配送,以及特殊的大型活动急救医疗保障,无人机将会体现出它的独特优势。
此次试飞的物流无人机最大载重7kg,最大续航里程30km,续航时间40min,最大抗风6级。普通人员不需要懂得无人机操控,也可以简单方便地完成日常运送。整个过程还可以通过云平台进行实时监控。
2017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在无人机医疗上做出一个创新性尝试。他们成功将人类的血液样本穿越亚利桑那州的沙漠运送到161英里(约259公里)之外。
研究小组在图森市亚利桑那大学收集了84份血样,将血样送到76英里(约122公里)外的机场。 然后再将一部分样本放入Latitude Engineering HQ-40无人机上,起飞并飞行三个小时。为了确保样本在着陆后能够使用,无人机上也装有温度控制系统。
咨询/售后服务热线:
400-765-5670
公众号-1
视频号-2